临近年关,中部地区纷纷亮出成绩单:郑州年产汽车首破100万辆;前三季度,安徽出口汽车68.11万辆,出口量居全国第一;1至11月,湖南、江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14%……
中部地区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,产业结构加速进阶升级,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,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。
翻阅中部省份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,一个个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,动能之变、结构之变、质量之变愈发明显。
位于郑州航空港区、比亚迪在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——郑州比亚迪工厂,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。“这里每5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车,每3秒就能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。”郑州比亚迪工厂负责人表示。
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,郑州的汽车年产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大关。而在郑州东南方向、直线距离500公里外的芜湖,诞生了另一个“100万辆”。
安徽芜湖奇瑞码头,装载着332台奇瑞OMODA5汽车的滚装船鸣笛起航,通过“江海联运”,前往比利时。“这标志着奇瑞历史上首次年内出口突破100万辆。”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说。
不久前,工信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,湖南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、河南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、江西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和参与的长三角(含江西)大飞机集群等纷纷入选。
目前,江西拥有航空企事业单位297家,其中,营业收入百亿元企业2家、50亿元企业2家,形成较完备的航空产业链条。今年前三季度,江西航空产业总收入1253.21亿元,同比增长5.7%。
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支撑。今年江西共青城市建立了“数字化诊所”,为企业“把脉诊断”,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。
创建时间:2024-12-31 10:02